水泥工业用燃煤锅炉
提升能源加工转换率,促进煤炭分质分级高效利用。加快煤炭减量替代,减少原料用煤,加大生物燃料、合成原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行业应用力度,提升水泥窑、燃煤锅炉等耗煤设备的燃煤替代率。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增长,不断提高陶瓷、玻璃纤维、平板玻璃、预拌砂浆制品等行业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扩大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持续推进工业绿色电力消费,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水泥工业用燃煤锅炉,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中规定,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需满足总硬度≤450mg/L、总碱度≤450mg/L、浊度≤5NTU、余氯≥0.05mg/L、pH在6.0~9.0范围内。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水泥厂排放污水的总碱度、余氯和pH均在规定范围内,浊度偏高,总硬度远远高于标准规定值。因此该中水回用工程的重点是降低浊度和除盐处理。
在我国电力供需由紧转松的趋势下,自备电厂调峰积极性不高、普遍欠缴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偏高等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当前电力工业监管的一大难点。从行业分布角度来看,自备电厂主要集中在钢铁、电解铝、石油化工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相关企业用电用热需求比较稳定,电力成本占其生产成本比重较高。以电解铝行业为例,其用电成本占其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按山东省最新大工业用电价格0.5764元/度(220V)计算,如采用自备电厂发电,度电成本可降低40%左右。
水泥工业用燃煤锅炉
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加快厂房光伏、分布式风电、多元储能、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加快化工原料低碳烃替代、生物柴油替代等低碳原料替代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工业用能和原料低碳化。推动煤焦化方面的干熄焦、余热余压利用、智能炼焦等节能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改造。
水泥工业用燃煤锅炉,我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近年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发展迅速,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日渐成熟。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行了大量2000t/d以上熟料生产线,新型干法生产线与其他窑型相比在热耗方面有显着的降低,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对电能的消耗和依赖依然强劲,因此,新型干法水泥总量的增长对水泥工业用电总量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能的供应紧张局面。国内因为经济潜力增长加剧了电力短缺的矛盾,刺激了煤电项目的增长,一方面煤电的发展会加速煤炭这种有限资源的开采、消耗,另一方面煤电生产制造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对大气的环境污染。因此在水泥业发展余热发电项目是行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此外,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的盈利空间,国内的许多水泥生产企业在建设熟料生产线的同时,也纷纷规划实施余热发电项目。
水泥工业用燃煤锅炉,宁国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港口镇原海螺水泥厂用地范围内,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2096.18㎡(约48.14亩),其中一期用地面积18711.07(约28.07亩),项目一期建设内容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联合厂房、渗滤液处理系、冷却塔及原水处理系统、氨水储存、地中衡,项目建设符合《安徽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9-2030年)》。
鼓励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实施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能源部分替代煤炭,促进工业用能多样化。鼓励开发区、企业建设光伏+风电+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
国内水泥熟料生产线平均规模从2016年的3337t/d提升至3424t/d,同时,新型干法生产线与其他窑型相比在热耗方面有显着的降低,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对电能的消耗和依赖依然强劲,因此,新型干法水泥总量的增长对水泥工业用电总量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能的供应紧张局面。水泥企业利用余热发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能耗。